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昨創匯改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有專家稱應繼續貶值保增長
受人民幣中間價大幅調低影響,昨日人民幣兌美元于詢價系統大幅跳水495基點,創匯改以來最大跌幅。
央行昨日數據顯示,12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505,系8月來最低水平,較前一交易日大幅走低156個基點,亦為數月來最大跌幅。
有專家指出,人民幣大幅貶值,是出于“保增長”的考慮,目前人民幣正迎來一個最有利的貶值時機,昨天那樣的貶值“很好、很正確”。
解讀1:貶值是為保增長
自8月底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平穩,中間價圍繞6.83這一基準窄幅波動。因此,昨日人民幣中間價大貶156基點,出乎外匯分析師的預期。
巴黎銀行外匯及中短期利率產品交易員邱曉明表示,“人民幣已很久沒貶值”,但上周以來人民幣匯率已現貶值跡象。上周四,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貶值20個基點,上周五,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又較前一交易日貶值57個基點。
邱曉明認為,人民幣貶值主要是出于刺激經濟增長方面的考慮。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已升值6.6%,但隨著下半年宏調重心從防通脹轉向保增長,人民幣升值速度明顯放緩。
興業銀行資金運營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今年下半年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僅升值0.4%,主要是由于管理層為保增長一直在控制人民幣的升值速度,并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人民幣出現適度貶值,有利于國內經濟。不過,對于通過人民幣貶值來刺激出口的方式,郭田勇指出,現在國外需求下降非常多,這種方式在當前“效果不會很好。”
解讀2:貶值是一種試探
本月上旬,美國財長保爾森將出席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人民幣在此背景下突然大貶,是否有何深意?
海通證券宏觀高級分析師陳勇表示,目前國際金融市場有所企穩,管理層令人民幣大幅貶值這一動作,應該是對美國方面的一種試探。陳勇同時表示,貶值會否形成趨勢有待觀察,但“人民幣持續大幅貶值的可能不大”。
邱曉明亦認為,人民幣貶值是否會持續下去還要看市場反應,“相信在未來一周內應該可以確定趨勢會否形成。”
“由于此前央行大幅降息108個基點,短期內不會再大降息,保增長的工具就轉移到匯率政策上了。”邱曉明說。
解讀3:貶值很好很正確
“這樣的做法很好、很正確。”對于昨日的人民幣匯率跳水,魯政委作出如是評價,他還認為,“人民幣貶值的行為,一定要持續下去。”
魯政委表示,目前來看,人民幣貶值面臨一個非常好的時機,應“抓住為數不多的時間,盡快貶值。”
魯政委稱,從國際因素來看,下半年人民幣已基本不升值,但“已經沒人再拿人民幣升值來壓中國”,比如此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議題中,人民幣匯率已不是焦點,“加上保爾森即將卸任,他也不會談人民幣匯率問題。”
另外,從國內保經濟增長以及未來國內經濟或面臨反通縮的情況來看,這也需要人民幣貶值,魯政委表示,至于人民幣貶值是否會引發資本外流這一問題,由于人民幣已很久沒升值,“外國資本要跑的已經跑了,不跑的也跑不了了。”
“匯率政策應主動,抓住明年上半年以前的有利時機,繼續貶值下去。”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市場開始感覺到中國經濟形勢可能比原先預想的要嚴重,因而預計央行可能將允許人民幣貶值。此前,央行行長周小川也曾表示,不排除允許人民幣貶值。
相關新聞:
中間價大跌156點 人民幣發出貶值信號?
在經歷了2個月的窄幅盤整之后,昨12月第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以大跌156基點搶奪了市場的眼球。6.8505不僅寫下了自8月21日以來的最低紀錄,也創下了近一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但是有關市場人士在對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判斷上,仍堅持中長期升值大勢未改,不排除短期上下浮動,并且提請關注未來兩三個交易日人民幣的走勢!
兩個月小幅盤整
自10月6日,人民幣兌美元貶值138基點以來,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一直在6.83左右小幅調整。
而昨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6.8505,比上一交易日大幅下跌156個基點。受昨日中間價影響,人民幣兌美元當日在詢價系統收報6.8848元,較上一交易日收盤價6.8349元重挫0.73%,而該收盤價亦觸及0.5%的當日波動區間下限。
此次中間價的大幅波動是否意味著兩個月來的窄幅調整期宣告結束?市場上有觀點認為,此次中間價大幅下滑意味著人民幣持續升值之路已斷。對此,中行全球金融市場部全球調研主管袁躍東指出,一日的變動并不能看出人民幣的趨勢,還應當關注今后兩三個交易日內人民幣的走勢。
但是他認為,盡管未來半年內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可能趨緩,也不排除短期之內匯率有較大的上下浮動,但是人民幣升值的過程尚未結束。
袁躍東同時表示,人民幣匯率前期難以“突出重圍”窄幅震蕩以及昨日的下滑,與近期美元的強勁不無關系。
中投證券人民幣分析師邢微微則認為,長期看人民幣升值過程沒有結束,但是明后年出于促進出口的需要,人民幣可能會處于貶值通道中。
上周央行大幅降息,邢微微指出,這將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并且引導人民幣在未來可能會出現貶值的預期!
人民幣匯改“漸入佳境”
袁躍東表示,人民幣匯改的目標之一就是為了擴大雙邊浮動的態勢。這幾個月來,人民幣兌美元一反以前單邊升值的趨勢,而是呈現雙邊波動的現象。
因此他認為,人民幣改革已漸入佳境,雙邊的波動給了市場不同的預期,將來匯率的走勢將更多地由市場供求決定。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行寧波分行某人士對記者表示,這樣的雙邊波動會增加出口企業的匯率風險,銀行方面應該注重研發規避匯率風險的產品。(上海證券報)
匯率政策可能轉向 人民幣貶值預期升溫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昨日大幅走低,讓市場懷疑央行的匯率政策可能正在發生改變,試圖通過匯率貶值來促進出口,保持經濟增長,有關人民幣貶值的預期頓時升溫。
在6.83附近徘徊了兩個多月后,人民幣匯率選擇了向下貶值,昨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505,較上一交易日大跌156個基點,這是自今年8月21日以來的最低水平。市場猜測央行的匯率政策可能發生改變,導致人民幣遠期報價也大幅貶值。業內人士分析稱,昨日人民幣的貶值,是否意味著央行匯率政策的轉變,還需繼續觀察。
港元兌人民幣創5個月新高
在之前的幾個月時間里,盡管國際外匯市場上美元匯率大幅走強,但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卻始終在6.85下方橫盤整理波動,非常穩定,9月23日甚至一度下探至6.8009,創下匯改以來的新低。
昨日,國際外匯市場上美元匯率漲勢并不是十分強勁,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卻一改前期橫盤整理的態勢,向下大幅貶值了156個基點。截至昨日下午5時,在外匯即期詢價系統中,美元兌人民幣的即期賣報價已經飆升至6.8815,而在外匯即期競價系統中,美元兌人民幣的即期賣報價也已飆升至6.8840,均比央行公布的中間價高了300多個點。
昨日,港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0.88390,創下今年6月11日以來的高點;100日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1.7865,也較上周五有所上漲。不過,人民幣兌歐洲貨幣卻有所升值,昨日,歐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報8.6720,英鎊兌人民幣中間價報10.5066,均較上周有所貶值。
美元兌人民幣遠期報價大漲
美元兌人民幣的遠期交易價格也一路飆升,由于銀行和對沖基金紛紛回補美元空頭,昨日離岸市場1年期美元/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上漲約2000個點至7.2066,創下五年多來最大單日波幅,逼近10月底的高點7.21。該報價意味著海外市場投資者預期人民幣在未來1年內將兌美元貶值4.9%。
境內銀行間市場的遠期報價也不斷走高,截至昨日下午5時,外匯交易中心美元兌人民幣1年期遠期賣報價漲至950個基點,也就是說,交易者預期一年后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將升值為6.96,預期未來一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將升值1.5%左右。而10月中旬,銀行間市場1年期美元兌人民幣遠期報價仍為負值。
央行為促出口保增長調整匯率?
昨日,各個交易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之所以大幅跳漲,主要因為市場猜測央行為了保經濟增長,在大幅下調利率的同時,匯率政策也正在發生改變。
匯率政策是否改變仍需觀察
上周五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此次會議的明確表態,也被視為政府政策面轉向的新信號。為了拉住經濟增長快速下滑的勢頭,央行從上周四起將基準存貸款利率大幅下調了108個基點。
昨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11月份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大幅降至38.8,為該指數創建以來的新低,且為連續第三個月位于50之下,顯示中國制造業環境下行。有市場人士表示,目前境外出口的需求已明顯減少,為了拓展新的出口競爭優勢,抑止或緩解人民幣相對的升勢是必要的保增長措施。
不過,也有不少分析師表示,央行的匯率政策是否已經發生轉變,還需進一步觀察。中信銀行(601998)資金資本市場分析部分析員楊勝琨表示,判斷央行的匯率政策是否轉變,還需看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是否會持續跳漲,一天的貶值不能作為判斷央行匯率政策轉變的依據,這也可能是央行為了試探市場對于人民幣貶值將作出什么反應而作出的一個短期調整。
匯率貶值促出口困難不小
楊勝琨認為,匯率貶值對促進出口作用是有限的,在全球貿易萎縮的情況下要促進出口進一步增長,意味著市場份額要進一步擴大,這在目前是比較難實現的。而相反,對于國內進出口企業而言,或許保持穩定的匯率更為重要,因為他們更容易判斷形勢和市場方向。(廣州日報)
人民幣匯率或將持續走軟
自上周三央行宣布大幅降息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已持續3個交易日下挫,本周一更是大幅下挫156個基點,人民幣匯率短期下行趨勢似乎正在顯現。有關專家表示,人民幣匯率的下行調整,有利于中國對外貿易和企業盈利狀況的改善。
觀察人士稱,在美元強勢難以終結的大背景下,中國央行超預期的大幅降息舉動將不可避免地帶動人民幣匯率逐步走軟。而考慮到人民幣利率下行趨勢已成定局且遠期下降空間仍然較大,人民幣匯率即使未來重拾升勢,上升空間預計也將有限。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昨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505元,較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跌156個基點,創出自今年7月10日以來的最低水平,并擊破了7月中旬以來6.81~6.85的震蕩區間。在此之前,人民幣匯率在央行大幅降息108個基點后,分別于上周四、上周五下跌了20和57個基點。
事實上,近期海外市場對人民幣匯率中期可能逐步下行的預期已經有所反應。在人民幣匯率9月23日創出最近一次新高、并始終難以取得突破的背景下,海外市場人民幣遠期匯率此后逐波走低,上周海外離岸市場美元對人民幣1年期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更是一度創下7.045的近一個月高點,周五尾盤時仍保持在7.00附近水平。這意味著海外投資者正在預期,未來一年之內人民幣對美元將停止升值步伐,甚至出現小幅貶值。
一些市場分析人士表示,今年7月以來,美元指數始終難以終結強勢以及目前已經有所縮小和未來有望繼續拉近的中美利差,是導致人民幣匯率走軟的兩大原因。在上周央行降息108個基點后,中美利差已自去年最高的200個基點以上水平降低至152個基點?紤]到當前美聯儲基準利率較低,即使年內美聯儲再度降息50個基點至0.5%,在人民幣已經進入長期降息通道的背景下,未來中美利差也必然是進一步縮小的趨勢。
而在升值壓力方面,近期中國最新公布的外貿盈余以及FDI數據也同樣顯示,當前國際資本對于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意愿和興趣已大大降低。另外,在美元指數上,作為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國際主要的支付貨幣和儲備貨幣,從美國政府和全球投資者利益的角度考量,強勢美元在中期內也難以出現大幅度逆轉。
對于上周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態勢,國內多數學者均持樂觀態度。而事實上,面對當前嚴峻的國際經濟金融環境,人民幣匯率采取更為積極主動的調整辦法,對于保持中國外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中國證券報)
人民幣匯率可能出現貶值行情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昨日公布的11月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主要貨幣的平均匯率數據顯示,人民幣兌美元較上月的6.8316小幅走高至6.8286,而兌歐元和英鎊則繼續大幅上升,分別為8.6809和10.4557,升值幅度都超過了1000個基點。相較于9月和10月,11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僅升61個基點,呈現小幅波動穩步升值的格局。
2008年11月的最后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以6.8349收尾,相對于月初的6.8288,一個月僅升值61個基點,持續在6.82-6.83之間盤整。事實上,進入9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就逐漸呈現波幅縮窄、穩中有升的態勢。只有9月23日的匯率創造了年內的又一次新高,報價6.8009。
招商銀行的最新分析報告表明,經過兩個月來的連續4次降息,人民幣1年期存款利率調降了162個基點,與美元的利差優勢從214個基點降至152個基點,縮小了62個基點,與歐元的利差劣勢從11個基點擴大至73個基點,擴大了62個基點?紤]到人民幣利率未來仍有較大的下降空間,而美元利率接近底部,因此未來利差優勢將會繼續縮小,套利空間將被持續壓縮,國際資本和熱錢追逐人民幣的動力會下降,這將對人民幣即期和遠期匯率帶來壓力。
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夏敏仁認為,受出口壓力持續增大的影響,近期來看,人民幣兌美元肯定貶值。昨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505,較前一交易日走低156個基點
一天跳水近500基點 人民幣掉頭貶值?
- 發布日期:2009-12-08 11:33:10
- 閱讀數:
本文來源于:http://www.mmabrainstudy.com/news/66102.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